![]() |
|
|
|||||||||||||||||||||||||||||||||||||||||
姜涛,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安徽淮北人,1990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1年提为教授,2000年到美国尤他大学进修,2002年12月回国。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中国金属学会选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炼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非高炉炼铁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理事、美国钢铁学会(ISS)会员。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美国TMS(矿物、金属、材料)学会火法冶金学术委员会主席,为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钢铁冶金学科带头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姜涛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淮北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籍贯 安徽淮北 职称 教授
人物经历
1990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1年破格提为教授。2000年到美国尤他大学进修。2002年12月回国。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研究方向
难浸金银矿石的提取冶金;复杂难处理矿的综合利用;矿物原料造块与直接还原。钢铁冶金短流程理论和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高温过程熔体相变化理论 ;烧结球团理论和新工艺。
主讲课程
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先后主讲《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资源加工学》、《烧结球团学》、《复杂共生矿综合利用》、《矿物加工前沿技术》、《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钢铁冶金短流程》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主干课程。折叠编辑本段获奖记录折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姜涛,范晓慧,李光辉,郭宇峰,李春龙,邵安林,唐启荣,贺淑珍,胡友明,杨永斌.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优质炼铁炉料的关键技术,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红土镍矿冶炼镍铁及冶炼渣增值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折叠其他作为主讲教师的《资源加工学》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要参与《创新型大学大材料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矿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规范制定》等国家级教改项目研究,并获国家级教改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2008年被评为中南大学精品课程,2010年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2010年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原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专著《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独立出版的专著《提金化学》获中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在金银矿石提取冶金、铁矿石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复合矿加工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富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留学人才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45项。其中,发明的"铁精矿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新工艺"属国内外首创,专家鉴定认为"国内外尚无先例,是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的一项重大的工艺技术突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先后出版专著4部,英文专著《Direct reduction of composite binder pellets and use of DRI》于2007年由印度Electrotherm Ltd 公司出版并向全世界发行,世界著名直接还原专家S.K.Gupta评价本成果"包含多项原始创新 (Many pioneering innovations are covered)","为铁矿造块和直接还原做出了突出贡献(Outstanding contribution)";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2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18篇,SCI、EI、ISTP共收录125篇,单篇论文被引最高28次、其中SCI引用最高11次,单部著作被引最高112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共培养博士生15人、硕士生32人。指导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指导的研究生先后12人次获宝钢教育基金、SME青年基金、米塔尔创新基金等。学术成就1)首次应用官能团组装设计出铁精矿球团粘结剂的分子构型,发明了集粘结、放热、催化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粘结剂、与之相匹配的球团制备技术及快速还原的回转窑热工体系,创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直接还原方法,并成功用于工业生产。为解决我国优质、特种钢生产原料短缺的瓶颈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2)研究了金银矿无毒分离提取的化学基础,创立了非氰化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理论体系。3)研究钛铁矿矿物结晶构造和还原行为,提出了钛铁矿催化还原制取富钛料及综合利用原理与方法,可使我国攀钢钛资源利用率提高3倍以上,为我国钛产品的开发和复杂钒钛铁矿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4) 研究了铝、硅矿物热作用下的结构变化及相变机理,形成了铝土矿化学选矿脱硅技术原型,开发了铝土矿热化学活化脱硅新工艺,为我国低品位铝土矿综合利用利用提供了新方法。5)开发出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酸性球团矿制备关键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