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
(懺)
chàn
(1) ㄔㄢˋ
(2) 佛教指请人容忍宽恕。又指佛教、道教讽诵的一种经文:~悔。~法(礼忏的仪制)。~礼(忏悔礼拜)。拜~(僧尼道士代人忏悔时念的经文)。
(3) 郑码:UME,U:5FCF,GBK:E2E3
(4) 笔画数:6,部首:忄,
懺
[动]
(1) (形声。从心,懺(xiān)声。本义:忏悔,自陈懊悔) 同本义 [confess;repent]
[法]佐愕然愧忏。——《晋书·佛图澄传》
(2) 又如:忏礼(忏悔礼拜)
【卯集上】【心字部】 忏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解釋: 【集韻】七典切,音淺。【玉篇】怒也。 又【五音集韻】倉先切,音千。【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呼好爲忏。
(懺)解釋: 【廣韻】楚鑑切【集韻】【韻會】叉鑑切,??音??。【集韻】悔也。或从言。 又【韻補】自??悔也。懺悔。見釋典。
忏悔
chànhuǐ
[confess;repent;be penitent] 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的一种宗教形式。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决心悔改